读中华文化石质百科全书 品华夏碑刻文化意蕴之美——《中国碑刻研究通论》分享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4/5/7 11:04:52 点击率:176
《中国碑刻研究通论》由江南大学历史学教授、研究员金其桢教授撰著,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金其桢20世纪60年代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长期从事中国历史文化、中国教育史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矢志于中国碑刻文化研究。该丛书分为三卷,第一卷《中国碑刻史》系统梳理了中国碑刻的发展历程,第二卷《中国碑刻与中华文化》从20个专题角度深入解读碑刻与中国社会文化的关系,第三卷《中国历代珍奇碑刻考探》精选历代珍稀碑刻进行考论。全书共200余万字,1300余幅珍贵图片,纵则贯通、横则全面,全景式展现了刻在石头上的中华五千年文明图景,是一部中国碑刻文化百科全书。
《中国碑刻研究通论》三卷本
4月28日,“碑刻之美:共读中华文化石质百科全书——《中国碑刻研究通论》图书分享会”在成都永陵博物馆圆满完成。本次分享会是“书香天府·全民阅读”大会活动的组成部分,由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主办,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教育出版社、成都永陵博物馆承办,四川出版发展公益基金会协办。活动旨在提升读者对中国碑刻文化的理解,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分享会上,金其桢书面阐释了这部著作的创作观。他认为目前关于碑刻的论著,多是书法艺术鉴赏和金石文字考据的类型。然而中国碑刻文化的内涵极其博大、精深、宏富,只有将其置于数千年中国社会发展史和文化发展史的宏观视角下,从单一到综合,从微观到宏观,从零散到系统,从表象到内涵,从历史到现实,从国内到海外,进行全方位的研究考察,才能把握住碑刻文化发展的脉搏,清晰、准确地勾勒出一幅中国碑刻文化演进、发展的历史图景。
本次分享活动的主讲人黎孟德教授毕生精研艺术理论、艺术史,是国内知名国学家、文学艺术史专家、书法家。黎教授特别强调了金其桢先生的这部《中国碑刻研究通论》搜罗全面,兼具文化深度和个人创见,皇皇三卷本两百万言,给他带来了一种震撼感。他首先从碑刻起源、金石学与碑刻、文字与碑刻的关系讲起,就书中提及的《石鼓文》《礼器碑》《乙瑛碑》《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何君阁道碑》等中国名碑,深入解读其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带领读者在图文构成的碑刻世界中逡巡百代,领略碑刻之美。
黎教授分享四川名碑
黎教授展示碑帖著作
此外,黎教授为现场读者展示并讲解了难得一见的哈佛大学图书馆藏北魏墓志铭五十三品拓片(印刷品)。
黎教授展示并讲解北魏墓志铭拓片(印制品)
谈及四川碑刻历史资源,黎教授还援引黄庭坚、苏东坡等历史名家以及杜甫草堂、西安碑林等逸闻趣事,吸引了众多碑刻文化研究者和传统文化爱好者参与互动,气氛热烈。
读者互动
图书分享会读者合影